聚焦关键技术突破与全要素赋能,20家-单位倡议成立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11月28日,由武汉大学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产业促进会支持的“珞珈讲坛与大储能生态构建高端闭门会”隆重举行。在院士专家、相关领导和各界代表的呼吁与见证下,20家来自行业优秀企业、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专业化金融与人才服务机构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成立倡议。今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要“发展新型储能”,如何发展储能行业新质生产力,促进政产学用金深度融合,着力解决行业“无序内卷”“技术卡点”“市场痛点”,成为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关注的重要课题。 ![]() 余贻鑫院士强调了储能在电网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着多元价值,源网荷储协同可有效应对和解决全球变暖、 空气污染和能源安全三大问题。但需要回答“什么储能技术对未来电网是最适宜的?什么模式对储能是最适宜的?” ![]() ![]() 当天,由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中创新航、格林美、科力远、昆仑集团、海控能源、当升科技、上能电气、绿能慧充、宁德惠智、果下科技、端瑞科技、成都易态等行业优秀企业;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国家轻工业电池及储能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交银金租、国电投融和元储、深投控东海投资、深圳人才集团等金融与人才服务机构共同创始发起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排名不分先后)。 联合体成员科力远、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签署了《数字化电池安全诊断与碳足迹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联合攻关备忘录签约。合作各方将在数字化电池安全诊断与预警、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合作。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深圳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联合设立(深圳)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 来源: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 |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China Battery Industry Association
地址:北京市东长安街6号 邮编:100740
电话: 010-65251329
传真: 010-65599550
邮箱: cbiaweb@126.com
Copyright © 2013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京ICP备06063560号 京公网安备:11940899266-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