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场不及预期,道氏技术决定搁置三元前驱体等项目。
8月13日,道氏技术发布公告称,该公司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以下简称“前驱体项目”)和“道氏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以下简称“循环研究院项目”)。
据了解,该公司三元前驱体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投资17.06亿元,截至今年6月该项目投入进度为18.67%,其中3万吨三元前驱体于去年5月建成。循环研究院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投资9920.04万元,该项目暂未投入使用募集资金。
三元前驱体项目系道氏技术2023年度的募投项目,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国内和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另一方面,磷酸铁锂材料凭借成本与安全性优势抢占中低端市场,“对三元材料市场造成一定挤压,进而传导至上游的三元前驱体产业”,道氏技术提到。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海外是三元和三元前驱体的主要市场,但是近年来市场需求也趋于疲软。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5年4月三元前驱体出口总量为4931.31吨,同比下降10012.85吨,降幅67%。其中镍钴锰氢氧化物出口4931.309吨,同比降低65.62%;镍钴铝氢氧化物出口量为0吨。2025年1-4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总量21930.524吨,同比降低58.27%。
“尽管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将为锂电池市场带来增量空间,但当前对高性能三元前驱体的拉动作用离规模化效应仍需一定周期。”道氏技术直言,从现阶段看,三元前驱体行业竞争加剧,项目实施存在不确定性及投资建设风险增强。
未来,道氏技术的战略布局重心,将进一步聚焦于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目前该公司正重点研发固态电池需用的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和半固态电解质、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等材料。
据电池中国了解,道氏技术已经与安瓦新能源签署协议,双方将在固态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导电剂等先进材料的开发与验证,及在固态电池应用适配上进行合作。道氏技术透露,该公司的单壁碳纳米管已送样宁德时代,相关方正在对其开展相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