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
电池资讯
猛砸近200亿元!中国电池厂商“集结”马来西亚
2025-04-30 10:25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

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亚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9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项目建设周期约36个月。4月14日,新宙邦旗下公司诺莱特科技与马来西亚吉打州投资发展局签署谅解备忘录,新宙邦意向在当地投资电子化学品项目。

两个月前,海四达宣布拟投资约7.5亿元人民币在马来西亚建设2.5GWh圆柱基地项目,预计2026年一季度建成并投产一条21700全极耳产线;星源材质拟将此前募集尚未使用的20.8亿元资金,用于马来西亚湿法及涂覆隔膜项目,预计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年产20亿平米湿法隔膜及配套涂覆隔膜。

而作为最早布局马来西亚市场的电池厂商之一,亿纬锂能当地工厂已经投产。今年2月,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首颗电芯成功下线,标志着亿纬锂能首个海外工厂正式投产运营。该项目投资约4.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7亿元),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用圆柱电池,目前年产能已达到6.8亿只。

良好的投资环境

对于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来说,马来西亚是优质的投资目的地国。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则是中国在东盟成员国中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投资法律、加强投资激励,以鼓励外国投资者对其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进行投资。

在电动汽车领域,马来西亚给予了特别支持。根据《2020年国家行动计划》,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是马来西亚政府重点推动的领域。为了促进和鼓励潜在的投资者,通过马来西亚建立和发展业务,马来西亚已将电动汽车的进口税和关税减免延长至2025年,拆组电动汽车的税务减免延长至2027年。

“马来西亚希望在本地建立起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生态系统,并向外国投资者提供多方面支持。”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投资领事萨瓦狄表示,目前马来西亚已经成为沃尔沃、奔驰等大车厂在东南亚的生产基地,不仅可以满足本地的电动汽车需求,还可以出口到其它国家。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汽车品牌的国家之一,拥有Proton和Perodua两大本土品牌。根据马来西亚汽车商公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马来西亚汽车新车销量达到81.67万辆,再创历史新高。目前,马来西亚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上升至5.6%,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45.3%。

根据马来西亚制定的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该国计划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1万个公共充电设施;到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比15%;到204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至38%;到2050年达到80%的电动汽车采用率,实现90%的本地电动汽车制造率。

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全球贸易市场受到地缘政治、关税壁垒等诸多挑战。当下,国内多家电池产业链企业之所以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进行产能布局,规避关税与贸易壁垒也是其重要的考虑。国内某电池厂商指出,投资马来西亚工厂,将更加灵活地应对宏观经济环境波动、产业政策调整以及国际贸易格局影响。

早在几年前,中国电池相关厂商就已经未雨绸缪,向海外市场挺进。截至目前,包括亿纬锂能、珠海冠宇、蔚蓝锂芯、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科达利等到马来西亚建厂的企业,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已经涵盖电池、材料、设备等上下游产业链,形成较为全面的布局。

据了解,早在2022年,蔚蓝锂芯就宣布拟在马来西亚进行锂电池项目建设投资,拟总投资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33亿元),规划新建10GWh圆柱电池项目。该项目厂房已于2024年10月进入机电安装阶段,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项目建成后将重点服务东南亚、印度等新兴电动摩托车市场。

2024年则是中国锂电厂商到马来西亚“圈地”的大年。当年7月,珠海冠宇发布公告,拟投资建设马来西亚冠宇电池新能源项目,总投资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8月,外媒报道称国轩高科将在马来西亚建立电池组装厂。国轩高科方面称,该项目的电芯将来自中国,项目目前处于讨论阶段,“我们对在东南亚建立电池工厂非常感兴趣。”

紧接着,恩捷股份9月宣布将在马来西亚投资约20亿元建设锂电池隔膜项目,拟规划建设年产能约10亿平方米;10月,尚太科技宣布拟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初步计划总投资约1.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亿元);同是10月,科达利宣布拟投资不超过6亿元,在马来西亚建设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

另外据设备厂商杭可科技透露,该公司目前已有韩国、日本两个海外工厂,同时计划在马来西亚新建大型制造工厂,以应对未来的海外需求及市场政策变化。

“马来西亚相较于国内产品出口关税有成本优势。”国内某电池产业链企业表示。而且,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的设立,能够更好地适应该公司国际客户快速增长的需求,更加贴近客户,更高效地服务客户,从而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电池中国网
  • 【热点专题】2024年全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详细 >>>
  • 【热点专题】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IBIE2025)
    详细 >>>
  • 【热点专题】铅蓄电池行业规范管理专栏
    已公告的符合《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企业名单汇总。详细 >>>
  • 【热点专题】刊物订阅
    详细 >>>